当前位置:老域名注册-玉米号资讯央行“精准拆弹”处置中小银行风险,表外业务正成为防控重点
央行“精准拆弹”处置中小银行风险,表外业务正成为防控重点
2022-05-23

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正在引起监管层更多关注。11月25日,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下称《报告》)指出,“稳妥化解中小银行局部性、结构性流动性风险”已成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系列纾困措施就此开展,“精准拆弹”也成为今年《报告》的关键词。部分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过程积极稳妥,路径各有不同。存款保险管理也迎来了独立法人机构。

同时,银行业压力测试显示,个别未通过测试的参试银行表外业务规模较大。这类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正成为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部位。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整体看,我国中小银行风险应对能力不断提升,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前瞻性有所增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持续关注中小银行流动性状况,加强市场监测,不断加大对中小银行的政策支持,推动中小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实现中小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小银行风险处置积极稳妥

今年以来,部分中小银行相继暴露出一些风险,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2018年四季度,央行金融机构评级覆盖了437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24家大型银行、4355家中小机构(含3990家中小银行和365家非银行机构)。在4355家中小机构中,评级为8~10级的有586家,D级的1家(评级结果为8~10级和D级的金融机构被列为高风险机构),共占比13.5%,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前一年相比,高风险机构数量增加167家,占比也上升了3.8个百分点。

“商业银行对宏观经济变化较为敏感,资产与实体经济相连,在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的经营状况偏弱,自然给中小银行带来风险压力。”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与此同时,《报告》显示,近年来通过早期纠正措施,已有164家机构评级结果改善,退出高风险机构名单。

从今年情况看,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过程积极稳妥,路径各有不同。比如,与监管接管包商银行有所不同,锦州银行引入了外部投资者的处置方式,恒丰银行则以改革方式进行重组。

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5%,贷款损失减值准备1.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24.4%;超过99.2%的中小银行流动性比例高于监管要求。

而在《存款保险条例》落地4年后,5月24日,我国存款保险管理终于迎来了独立法人机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半年以来,在处置包商银行问题过程中,存款保险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具体而言,存款保险基金出资、人民银行提供资金支持,以收购大额债权方式处置包商银行风险,是较为稳妥的处置方式,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客户合法权益,避免了客户挤兑和风险向众多交易对手扩散,又依法依规打破了刚性兑付,实现对部分机构激进行为的纠偏,进而强化市场纪律。同时,人民银行适时适度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及时稳定了市场信心,有效遏制了包商银行风险向其他中小金融机构蔓延,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存款保险对中小银行更有利。”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可以大大增强中小银行的信用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存款保险可以有效稳定存款人的预期,进一步提升市场和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增强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健性。

银行体系有抗风险冲击能力

数据表明,银行体系对整体信贷风险恶化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报告》公布的银行业敏感性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轻度冲击下,参试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将从14.24%降至13.56%,下降0.68个百分点;在中度冲击下,参试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降至12.20%,下降2.04个百分点;在重度冲击下,参试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降至9.42%,下降4.8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测试将表外业务纳入测试范围,且对其流失率的设置比对流动性覆盖率(LCR)框架的设置更为审慎,一些项目的赋值是LCR框架下流失率的10倍以上。

徐高对记者表示,压力测试有利于防止单一事件转为市场性金融危机。“金融机构出现问题难免,要避免个体性成为系统性风险。央行不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有利于金融稳定。”

从测试结果看,个别未通过测试的参试银行表外业务规模较大,需要关注极端情况下由于或有融资义务导致资金流失对银行的不利影响,加强表外业务管理。

“部分前期依赖表外业务快速扩张的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开始暴露,正在成为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点部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记者表示。

事实上,银行业风险抵御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银保监会三季度数据显示,2019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双升,但数据上升并不意味着银行风险上升。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一段时间,部分银行不良暴露并不充分。2017年、2018年以来,随着监管对不良真实暴露要求提高,要求风险准确暴露出来,一些已经形成的风险开始显性化。在新的金融资产分类方法下,目前银行不良暴露更加充分与真实。

不过,他也指出,目前中小银行的资产质量区域分化越来越明显。“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与之对应的信用风险大小也不相同。特别是在中小银行层面,一些银行还面临着压力。”

王青预计,接下来伴随金融控股集团监管规则正式落地,一些金融机构风险还可能释放,监管层或将继续以不同方式实施“精准拆弹”,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同时,夯实金融稳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