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晚间,广发证券披露公告称,近日收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关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短期融资券最高待偿还余额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显示,广发证券的待偿还短期融资券余额上限为176亿元。
这是继中信、国泰君安、海通、华泰、申万宏源之后,又一家获准提高短融余额的头部券商。截至目前,已确定获准提高短融余额上限的券商,合计待偿还短融余额上限约达2148亿元。
未到期短融879亿元
存续期内公司债过万亿
据悉,短期融资券是指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在一年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与权益类融资工具周期较长相对,短融更加灵活、快捷。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分层是导致非银机构流动性紧张的原因之一。
申万宏源分析师解释称,央行流动性传导是从大银行到中小银行,中小银行再传导到非银机构。短期内部分中小银行在银行间市场融资难度有所提升,同时中小银行风险偏好下行,对质押品的信用等级要求提升,最终导致中小银行向非银机构的流动性传导不通畅。非银机构持有的中低等级信用债很难做质押式回购融资,有些中小银行甚至对非银“一刀切”、完全不借钱,导致部分杠杆比较高、持有较多中低等级信用债的非银机构出现流动性紧张问题。
东莞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造成本次非银机构流动困局表层原因,一是中小银行流动性紧张,银行风险偏好降低;二是结构化发行的资管产品持有单一债券集中度高,风险不够分散;三是部分发债企业信用评级较低。深层原因则是,债券回购质押市场缺乏充当“最后贷款人”或“中央交易对手”角色的机构。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23日,券商已经发行、至21日为止还在存续期内的短期融资券余额总额为879亿元。其中,存续内债券余额最高的国信证券达到120亿元,申万宏源与中信建投存续期内短融余额均为90亿元,中信证券存续期内短期融资券为80亿元。此外,招商证券、渤海证券、光大证券、广发证券短融余额亦居于前列,均超过50亿元。
同样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6月23日,券商存续期内公司债中,83家证券公司共计发行663只证券公司债,发行总金额16158.4亿元。
从发行金额来看,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分别以存续期内公司债1385亿元、1023亿元占据前两位,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分别以935.4亿元与910.9亿元紧随其后,国泰君安、申万宏源、银河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东方证券等排名靠前。值得注意的是,共计34家券商公司债金额达到100亿元级别。
头部券商红利
市场看好券商股
利好消息之下,6月21日,券商股集体大涨,中信建投、华林证券涨停。同花顺证券当日指数收涨1.18%,过去的一周累计上涨9.87%。
不少业内人士将头部券商获准短融余额上限上调看作监管传出的积极信号,并有不少券商因政策对冲提供较好交易机会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头部券商作为本周推荐的个股。
民生证券非银分析师指出,监管层鼓励对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通过头部券商开展千亿规模的流动性传导,从近三年的行业发展来看是首次。对于头部券商进一步扩大发展规模,将会形成助力。因此,民生证券认为,头部券商通过增加短融规模,能够一定程度地提升头部券商的杠杆,增加资金利息收入。
申万宏源非银组分析师则认为,央行向头部券商提供流动性支持,进而传导至中小非银机构,避免系统性风险发生。短期内非银机构很难直接从银行获得流动性,为了防止风险传递,由央行向头部券商释放流动性,进而在非银机构内部缓释风险是最合适的方式。
尽管头部券商短融余额上限获得提高,但分析师认为头部券商的风险在可控范围。
考虑到头部券商获得融资以自有资金向其他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将对质押品的信用等级和交易对手方的资质进行风险评估,不会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信用等级较低的质押品将给予较低的折扣,同时对于交易对手方杠杆过高、风险过大的情况,头部券商也不会无原则地帮助,因此申万宏源分析师认为,头部券商的风险可控。
此外,申万宏源分析师补充指出,此政策使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提升,政策倾斜显著。无论是场外个股期权一级交易商资格还是跨境业务资格,均由头部券商获得,可见头部券商政策红利最为显著。此次,央行通过头部券商缓解非银机构流动性风险更加突出头部券商系统重要性地位,更有助于未来业务集中度提升,进而提升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