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注册-玉米号探索2021年1月18日探索科学要闻
2021年1月18日探索科学要闻
2022-09-18

NASA“太空发射系统”火箭点火实验失败;1传102!吉林中老年营销推广活动致百人感染,最大87岁;可演化的人工神经网络;基因疗法能修复瘫痪小鼠的脊髓轴突……

· 航空航天 ·

NASA“太空发射系统”火箭点火实验失败

图片来源:NASA

北京时间1月17日早晨6时27分,NASA的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于在密西西比州的试验台上点燃其4个RS-25引擎。为成功推动火箭进入其任务轨道,SLS需要将引擎点燃约8分钟,但在4个引擎点燃50秒后,4号引擎报告了主部件失灵并熄火,目前尚不知失灵原因。这项点火测试是“绿色试跑”(Green Run)8项测试中的最后一项,目的是确保SLS火箭的核心级已经准备好发射Artemis 1号登月任务。SLS火箭共111米高,其核心级是世界上最大、最强劲的火箭级(rocket stage),它有5个主要部分,即一个200万升的液氢燃料箱、一个74.2万升的液氧燃料箱、4个RS-25引擎、航空电子计算机和其他子系统。此次测试失败或意味着Artemis 1号登月火箭不可能在2021年末前成功发射。

· 新冠疫情 ·

1传102!吉林中老年营销推广活动致百人感染,最大87岁

1月17日,吉林省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吉林省本次疫情传播链条清晰,为黑龙江省望奎县无症状感染者输入吉林省后引发本地传播,其中102例续发感染者为同一输入病例林某传播,目前发现其已引起79名密切接触者、23名次密切接触者感染。通报显示,病例林某从事个体营销职业,黑龙江籍,近期多次往返于黑、吉两省,活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1月6日-11日,曾在公主岭市、通化市开展4次针对中老年人的营销推广活动。上述102例由林某传播的续发感染者中,有98例行动轨迹已公布。这98人中,有2人与林某有直接接触史,其余96人与营销培训活动有关联。由于其密切接触者多为中老年人,导致本次疫情感染人群年龄偏高,最大年龄87岁,平均年龄63岁。(澎湃新闻)

· 人工智能 ·

可演化的人工神经网络

图片来源:Bertens & Lee

人工神经网络试图通过模仿生物神经元,完成生物大脑能实施的复杂运算。然而,生物神经网络极为复杂,人工神经网络至今仍无法有效模拟可塑性(plasticity)等性质。在一项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的研究中,工程师设计了能利用演化算法(evolution algorithms)适应当前任务的人工神经元。他们测试了这个由可演化的神经单元(evolvable neural unit)构成的神经网络,表示该神经网络能自行解决走迷宫的难题。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可演化的人工神经网络能更好地模拟生物神经网络,下一步将升级该网络的规模以改善网络效率。

· 医学 ·

基因疗法能修复瘫痪小鼠的脊髓轴突

目前的医学手段尚无法治愈脊髓损伤导致的截瘫和残疾,这是因为在复杂脊椎动物中,负责在大脑和肌肉间传递信息的脊髓轴突损伤不可逆。据《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诱导运动感觉皮层的神经细胞产生超白细胞介素-6(hyper-interleukin-6,简称hIL-6,是人工设计的高活性IL-6),通过对少数神经细胞进行基因治疗,就能同时刺激大脑中各种神经细胞轴突和脊髓中的一些运动神经束再生,从而缓解了脊髓损伤带来的影响。在动物试验中,瘫痪小鼠在接受治疗2周后能重新行走。

· 行星科学 ·

用六波段数据绘制金星地质图

图片来源:NASA/JPL-Caltech

金星表面被厚重的大气层覆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无法穿透。目前,我们已有的金星表面地质数据,仅来自于上世纪70年代苏联的金星9号的照片和20多年前的麦哲伦号的雷达数据。在一篇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论文中,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模拟金星表面环境,将其导入机器学习模型,可以用6波段光谱数据来解释金星表面的地质情况。这6个波段正是美国VERITAS任务和欧洲EnVision任务计划观测金星的波段。如果任务顺利立项并进行,可以使用当前的模型绘制金星表面铁含量分布情况,并构建有史以来第一张金星地质图。

· 微生物学 ·

牛磺酸有助于抵抗细菌感染

牛磺酸一种存在于肠道胆汁酸中的营养成分。近日,一项《细胞》上的研究发现经历轻度细菌感染后,牛磺酸可以触发肠道益生菌——δ-变形菌(Deltaproteobacteria)的活动,抵抗后续感染。此外,牛磺酸还会在肠道中被代谢为微毒的硫化氢,而高水平的牛磺酸可产生足量的硫化氢来防止有害细菌繁衍,与有益菌群一道为肠道提供长期保护。实验中,给小鼠喂含牛磺酸的水能够预防细菌感染,而喂食含水杨酸铋的水抑制了硫化氢产生后,这种感染防护机制的效果会减弱。这一研究或为用营养物质替代抗生素的自然抑菌疗法打开了思路。

· 社会学 ·

新冠疫情期间日本的自杀率变化

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会加剧焦虑感,社交隔离则可能导致人际关系受损、孤独感增加以及可获得的医疗服务受限。其中的一些因素是久为人知的自杀风险因素。据《自然·人类行为》发表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的前5个月里,日本的每月自杀率下降了14%,成年人自杀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是紧急状态时期(2020年3月至4月)。这可能和政府提供补贴,经济压力减轻,工作时间和通勤时间减少有关。但在第二波疫情(2020年7月至10月)中上,自杀率升了16%,其中女性、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杀率上升幅度更大。女性自杀率的增长幅度(37%)大约是男性自杀率增长幅度(7%)的5倍。研究认为,这次危机对行业影响不均,对女性主导的行业影响更大。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1月15日9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95003533例,死亡病例2029938例。

1月17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2例本地确诊病例,均居住于大兴区天宫院街道。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1例。

1月17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例(绥化安达市4例,绥化市北林区2例,绥化海伦市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1例)。治愈出院确诊病例1例(黑河市爱辉区)。新增无症状感染者81例(绥化市望奎县74例,绥化市青冈县2例,哈尔滨市松北区2例,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3例)。上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均是在对望奎县惠七镇惠七村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及密接的密接进行核酸筛查中,检测结果呈阳性。

1月16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9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3例(上海4例,福建2例,广东2例,四川2例,天津1例,山东1例,湖南1例),本土病例96例(河北72例,黑龙江12例,吉林10例,北京2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9例(境外输入16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32例(境外输入6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746例(境外输入26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