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注册-玉米号资讯创办社区老年食堂解决“吃饭难” 居家养老建议引各界人士热议
创办社区老年食堂解决“吃饭难” 居家养老建议引各界人士热议
2022-05-24

资料显示,2019年,沈阳户籍老年人口达187.4万。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热议的话题,以房养老、互助养老、智慧养老……各种养老模式层出不穷,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在本次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对养老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其中市人大代表、皇姑区文化馆副馆长裴艳提出的建议,很具有典型性。她认为,广泛创办社区老年食堂,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

针对社区老年食堂的建设情况,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了各界人士,发现社区老年食堂深受百姓期待,大家也希望社区老年食堂可以为更多老年人带来方便与温暖。

社区爱心午餐:社区老年食堂的探索

近年来,沈阳在社区老年食堂上进行了丰富的探索。社区大食堂、惠民大食堂……实惠的价格、干净的卫生环境颇受老年人欢迎。

现在,在沈河区朱剪炉街道,有30名老人可以享受到免费的爱心午餐。早在2015年,沈河区府东社区志愿者协会发起了爱心午餐活动,为朱剪炉街道5个社区的部分低收入、孤寡、空巢、残障老人解决午餐就餐难题。后来,沈阳市民政局启动沈阳公益创投项目,爱心午餐扶助困境老人项目得到了市民政局的资金支持,该项目点每天为街道的30名空巢老人提供免费午餐服务。朱剪炉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赵旭表示,目前项目运行良好,“这是一个慈善类项目,不同于低偿收费的社区老年食堂,社区老年食堂的做法可以更长久,如果政府对社区老年食堂进行补贴,可以保证食堂的运营,也可以让低收入家庭老人从中受益。”

代表建议:

创办公益性质的社区老年食堂

裴艳介绍,目前,沈阳市80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增长迅速。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一对夫妻赡养4位老人的情况,许多儿女平日工作繁忙,没有办法保证老人的吃饭问题。因此,创办社区老年食堂就显得尤为重要。社区老年食堂既能解决老年人“吃饭难”,还能促进老人之间的交流。

裴艳认为,相关部门应根据沈阳实际情况,广泛听取辖区老人对于开设老年食堂的意见,在社区原有的基础上,充分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办好社区老年食堂,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健康、更方便、更有意义。

同时,应明确社区老年食堂的公益性质,由社区自主经营模式向引进品牌餐饮企业的合作经营模式转变,经费来源可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把老年食堂办成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保证公益性的同时,应推进低偿的订餐和送餐服务,并最大限度解决辖区内卧床、残疾、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的就餐问题。

另外,应定期对社区老年食堂的收费标准、食品安全、环境卫生等进行抽查,让食堂规范化,保证老人的就餐安全,把社区老年食堂办成老人满意的食堂。

各界人士:

希望社区老年食堂惠及百姓

沈河区永环社区老年居民代万桂表示,许多老人希望社区能有这样的食堂,“孤寡老人、残疾人、独居老人不少,有很多人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买菜做饭比较困难,大家也有这样的愿望。”

138路公交车驾驶员陈雷表示,自己与部分同事都存在父母不和自己住在一起的情况,“我们做儿女最担心的,除了父母的健康问题,还有平时的生活问题。如果社区有老年食堂,老人吃饭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在食堂里与邻居们也会有交流,就不那么寂寞了。”

和平区和平新村社区书记张明伟曾做过对社区老年食堂的探索,对这一建议深有感触,“以前社区发生过老人在家烧开水,后来下楼忘记了,家里冒烟险些失火的情况。如果有了老年食堂,会把这样的风险降到最低。另外,老年食堂招聘服务人员也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

对于社区老年食堂的建设,张明伟也有很多想法:“老年食堂不能纯市场化,也要兼顾公益,让它成为老人的福利,成为便民工程。此外,要建立完善的食材监督机制,保障食品安全。”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李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