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老域名注册-玉米号资讯一名军校教授的教研成绩单
一名军校教授的教研成绩单
2022-05-22

采访约在图书馆,那日的长沙寒雨蒙蒙,从另一个院区赶来的马建光迈着大步迎面走来,精神头儿十足,浓眉下的双眼犀利有神,一开口又有一种特别的亲和力:“不容易,总算见上了面”。

马建光是国防科技大学文理学院教授、学校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军校教员和国际安全战略与理论研究专家,“约不到”马建光是常态。上课、开讲座、作报告、撰写论文、指导学员……他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经常要加班到深夜。有时他半开玩笑地说:“凌晨两三点查资料,网速快。”

潜心于教,致力于研。30多年来,马建光马不停蹄,一直冲锋在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用一项项不断刷新、不断升级的教研成果诠释着一名军校教员对使命的执着追求。

为“小白”开启“世界之窗”

马建光对自己有个要求,要做到“三来”:教学内容张口就来,典型案例信手拈来,创新理论娓娓道来。

给自己提要求是有原因的。33年前,“老马”还是“小马”,第一次登讲台就“失了蹄”。

来听课的学员绝大部分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员们笔挺地坐着,用渴望的眼神盯着讲台上的这名年轻教员。“可这堂课,我只上了35分钟就下课了。”马建光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懊恼不已。

“教员登台讲课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课前准备必须要做充分、做细致。”这堂课让初次登台的马建光刻骨铭心。痛定思痛,自此他每堂课都课前仔细备课、课后认真复盘、倾听学生诉求、咨询专家意见。就这样数年如一日,直到一步步走上了全军教学优秀奖一等奖的领奖台。

“马教授上课所讲的很多内容是在互联网上搜不到的。”《国家安全战略研究》研讨课上,学员们常常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将马建光的授课时间延长。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国际战略视角的新型军事人才,2019年3月,以在校学员为主体、以马建光为首席顾问的国际战略研究小组挂牌成立。

有人质疑,本科学员学历层次较低,理工科学员历史、人文知识储备有限,国际战略这么高层次的研究,一群“小白”怎能胜任?

马建光却不这么认为:“我看到了他们勇于探索、乐于钻研的品质,他们有科技底蕴,又对战略研究有浓厚兴趣,我愿意花时间带着他们跨出这一步。”

起步异常艰难。初期,大到研究方向小到具体问题,学员们常常不得要领。“我现在的课不多,就200多课时。”课堂上的时间不够用,办公室就成了马建光的另一个课堂。

大课间的40分钟、午饭后的半个小时、周末甚至节假日,只要一有时间,学员便抱着电脑挤在马建光的办公桌旁。

那天,学员申起有在研究一个课题时思路不畅,跑到马建光办公室求教,从标题到正文,从用词到符号,马建光不厌其烦地对他一一予以指导。

申起有起身时才发现,马教授的行李箱就靠在一边。两人刚一交流完,马建光立刻提上它,急匆匆赶向机场。

“马教授牵头发布的课题总是被一抢而空。”晚自习课后、出差换乘时……马建光利用细碎时间寻找新的思考点,不定时为学员发布研究课题,学员却仍大呼“课题不够”。

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讲座、学术专题报告、网络在线交流等形式,马建光探索出一条课堂教学与课外研讨相贯通的跨学科、宽视野的教学新路。

一群“理工男”组成的战略研究小组,到底能收获些什么?变化,在申起有身上体现的最明显。这个指挥信息系统工程专业的大二学员,不到一年已经发表文章数十篇,在智能化战争、武器装备等方面都有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学员们通过研究加深了对军人职业、使命的理解,对自己所学专业不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明白了‘然后怎么办’。一年来,他们已经发表文章150多篇。”看着学员们的学习研究能力一点点提高,马建光难掩内心的兴奋,满脸笑意地向笔者“炫耀”道。

在“研战”路上越走越远

1991年,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马建光,随“载人航天测量船考察团”访问俄罗斯。

一天,考察团参观莫斯科“飞控中心”,在感叹俄罗斯军事技术实力强劲的同时,一种要迎头赶上的紧迫感在马建光心里暗暗生了根。

2005年,组织派遣马建光到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从事中俄军事技术交流与合作工作,为期两年。

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虽然身为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博士,马建光仍然丝毫不敢松懈,集中精力苦练俄语军事专业技能。

这次长时间的派遣,让马建光进一步拓宽了战略眼界。而最终让他走上战略研究之路的,是三年后的一次演练。

马建光的书房显得有些简陋,靠墙而立的书柜,颜色深浅不一的柜面变形翘起,刻满岁月的痕迹。

书柜的一角,挂着一个不起眼的小牌子,靠近仔细看,一排小字“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10”映入眼帘。

聊起这次联合军演,马建光的眼睛放出光芒。那时的他正处于职业思考期,一次实兵实弹的震撼冲击,加速了他的“转型”。